明清以来淮安山阳阮氏世家考

    中华阮氏网 2012年8月23日 万家姓


淮安山阳阮氏原籍江西省临江府清江县十九都枣儿村功隶大河卫,代有文人。在元朝末年由阮氏武德者以“武功显明”,奉命定居淮安府山阳县,始住淮安淮城北门外郭家墩建阮家池,成为阮氏迁淮始祖,居住约三百余年后,后迁居淮城勺湖南岸,并建勺湖草堂。

乾隆三十八年(公元1773年)由阮葵生兄弟俩出资选址,又迁至淮城东门大街与有司水巷口交汇处。(即今淮安市楚州区农业机械厂对面)建造一座颇具规模清代典型的花园式“太史阮公祠”,有五进院落,四十余间,这就是山阳阮氏家祠。当时阮氏门墙砖上刻有“太史阮公祠”五个大字。当年大门的门楣上悬挂有红底金字横匾“司寇第”,东西两根檐柱上写有“学探二酉、泽汇三湘”。穿堂(又叫做二门)东西檐柱上有“清官第一,翰苑成双”。大门内墙照壁上有红底蓝字曰“勺湖旧迹”,正厅门上对联曰“一门三进士,七世两乡贤”。正厅二梁上悬有白底黑字“经师人表”。大厅门口倒座门上(又叫做屏门,起着装饰作用。)两边的抱住上有长联曰“新规式焕登斯堂,春秋弦诵,可识当年楹荦书卓,带草丰茸;旧迹就湮过其地者,俯仰客与,缅想先时勺水沦连,湖光荡漾。”后经查证,为一门五进士,成为“文学世家”、“书香门第”,为朝廷和社会作出一定的贡献,不少材料记载历史史册,而阮葵生三十卷的《茶余客话》使其名扬海外,权威书籍《辞海》。《辞海》这样论述:“笔记,清阮葵生撰;葵生,字宝诚,江苏山阳人,约写于乾隆三十六年前。全书共三十卷,王锡祺印本二十二卷。内容广泛,包括政治、史地、科学、工艺、文学、艺术等,其有关清初典章制度及前后建置等记载,较有资料价值。”成为民族文化宝藏的一部分,始终受到学术界的重视,书中“淮故”部分更是淮安历史文化研究探究不尽的课题。

现根据大量史实文献等有关资料查阅,现将淮安山阳阮氏世家名人一一介绍如下:

阮武德

阮武德,阮氏迁淮第一代人。即再二公也。世为江西临江府清江县人,居十九都,时称枣儿村阮家,元末以武功显明,遂隶鹰阳卫,即给隶大河卫,是为大河阮氏之始祖,其字号生卒具无考。墓在柳淮乡之滨涧河,旧植桑九株,今尚存。

阮敬

阮敬,阮氏迁淮第二代人。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八月十九日生,景泰六年(公元1455年)六月初八日卒,年七十三。墓在柳淮乡之滨涧河。之原配孙氏有子二,孙氏名妙亮,洪武戊辰年(公元1388年)七月初十生,天顺庚辰年(公元1460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卒,年七十三,附葬。

阮熊

阮熊,阮氏迁淮第三代人。为阮敬长子,世称主文公,其生卒年不详。配莫氏,名妙像。继配陈氏,名妙智。

阮嵩

阮嵩,为阮氏迁淮第三代人。为阮敬次子,生卒不详,葬柳淮乡。原配马氏早卒;继配周氏生子四人,周氏于明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十二月二十日生,卒于弘治己未(公元1499年)六月三十日卒,年七十五,并附葬。

阮莲景

阮莲景,为阮氏迁淮第四代人。为阮嵩之长子。字文青;正统戊辰(公元1448年)十月十一日生,卒于嘉靖辛卯(公元1531年)正月十七日。年八十四。以恩例授八品官服,世称寿官,葬淮安城东七里塘。原配擢氏,名惠秀,天顺丁丑(公元1457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生,卒于正德丙子年(公元1516年)十二月十一日,年六十。附葬。

阮鉴

阮鉴,为阮氏迁淮第五代人。为阮莲景长子。字宗正,晚号月窗老人。以文学显明,与李参政友最善。住淮安联城外之郭家墩(即今天淮安市楚州区吴承恩中学南面部分)。生于成化己未年(公元1475年)六月初三日,卒于嘉靖壬子年(公元1552年)二月初一日,年七十八。葬淮安城东七里塘(即今天的淮安市楚州区花庄地界)。

原配陈氏生子一人、女一人;继配苏氏生女一人,再娶张氏。

原配陈氏,名善绒;成化13年(公元1477年)正月十三日生,卒于正德16年(公元1521年)二月初十日。年四十五。女名玉纯,嫁浙江湖州同知金滋,封宜人。按《嘉靖山阳县志.人物金滋》称:金滋,为嘉靖22年举人,官浙湖同知。

继配苏氏,名惠玉;成化己亥年(公元1479年)生八月二十日,卒于嘉靖庚子年(公元1540年)二月初八日。女名淑芸,嫁本城黄举。

张氏,名善玉;成化丁未年(公元1487年)九月二十六日生,卒于嘉靖己卯年(公元1555年)九月初五日,年六十八。陈氏、苏氏附葬,张氏另葬别处。

阮淳

阮淳,为阮氏迁淮第六代人。是阮月窗之子。字厚之,号春泉;嘉靖中诸生,以京官封文林郎而贵。性磊落,好施舍,大多隐德。时淮安河下文状元沈坤,练乡兵,击倭寇;公储藏小米,以犒劳乡兵。公1506年六月十一日生,1588年十二月十三日卒。年八十三。葬淮安城东七里塘。

原配袁氏生子二人、女一人。侧室方氏生子二人。

袁孺人,名淑德,睢宁人。大河袁氏世居睢宁之沙坊镇,时称沙坊袁家。其父见阮淳勤俭好学,为人极善,以女许之。后因阮淳身贵,袁氏被皇帝封为孺人。袁孺人于弘治甲子年(公元1504年)生,卒于万历甲午年(公元1594年)正月初一日。年九十一,附葬。其女思贞,嫁本城举人张禾。

阮嘉林

明朝嘉靖举人,为阮氏迁淮第七代人。字仲立,号凤居;阮淳公次子。隆庆戊辰(即公元1568年)会试副榜第一,任湖南长沙府益阳县知县,举天下第一清官,候补御史。卒后,经朝廷核查,阮嘉林品德高尚。公生于嘉靖二年(公元1533年),卒于万历33年(公元1603年)。年71岁。

朝廷礼部下文批准为乡贤者,淮安府奉旨入淮安府学乡贤祠致祭。著有《大河卫阮氏族谱序》行世。

原配孙氏生子二人,女二人;继配裴氏生子二、女四。孙孺人,名恩顺;嘉靖甲午年(公元公元1534年)正月初二日生,卒于1566年十月初八日,年33岁。赠孺人,附葬。长女嫁李御;次女嫁吴道南。

继配裴孺人,赣榆县人;光禄寺卿裴天佑之女。嘉靖戊甲年(公元1548年)生,卒于庚子年(公元1600年)十一月十八日,年五十三。封孺人。

% y2 S1 u! q2 a* G5 s8 x5 R/ ~

阮嘉相

阮嘉相,为阮氏迁淮第七代人。为阮淳公之长子。字伯良,号龙塘。嘉靖戊子年(公元1528年)四月初十日生,于万历庚辰年(公元1580年)正月二十六日卒,年五十三。原配卢氏、继配郁氏,生子一人,女二人;侧室王氏生子二人,长子早卒。

阮世勋

阮世勋,侍御公长子。为阮氏迁淮第八代人。字希吴,号凤雏,赣榆县痒生。丙午岁贡,官和州训导,升山东嘉祥县教谕,生于嘉靖丙辰年(公元1556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天命丙辰年(公元1616年)三月十九日卒。年六十一。葬淮安城东七里塘。娶吴氏,生子三人,女一人。

阮世奎

阮世奎,为阮氏迁淮第八代人。侍御公第四子。字仪凤,性淳厚。以勤俭持家。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七月初七日生,卒于天聪六年(公元1633年)二月初九日,年五十八,葬淮安城东七里塘。

原配金氏,生子一人,女四人。

继配黄氏生子三人。

金氏于万里乙亥年(公元1575年)六月二十七日生,卒于1614年,年58.葬淮安城东七里塘。

黄氏,万历甲申年(公元1584年)二月初四日生,顺治乙亥年(公元1659年)十二月初二日卒。年七十六。

阮世美

阮世美侍御公次子。为阮氏迁淮第八代人。生卒年不详。原配阎氏;继配卢氏生子三人。

3 {/ i7 R; P+ Z

阮吉

明朝诸生,为阮氏迁淮第九代人。字吉人;赠文林郎史料掌印。为阮世奎长子,邑痒生,赠文林郎吏科给事中,生于万历辛丑年(公元1601年)十月十九日卒于康熙丙辰年(公元1676年)十一月初二日。年七十六。葬淮安城东乡七里塘。原配钱氏子一,女一。钱孺人于万历33年(公元1605年)八月初二日生,卒于康熙32年(公元1693年)正月初六日卒。年89。赠孺人,附葬。

阮晋

阮晋,子鹤鍭,清顺治间诸生,博览群书,学行为乡党所式,海宁查慎行序云:“其志治故神完,其品高故其祠简”。,例贡太学考授县佐赠仪大夫、户部云南司郎中,善诗文。著有《淮安刘伶台记》存世。

阮应宫

阮应宫(公元1659年---1718年)清代名医,郡痒生,以医著名,批辑黄家言,凡数十种与袁浦、袁体齐名。治疾多奇效。淮人称赞之,尝一游京都,名重天下,而身不登贵戚之门,有嫉之者,遂衣归淮。

阮应商

阮应商(公元1664年—1718年),公元1696年举人,1703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户部郎中、刑部给事中、吏部给事中等,后因病归里。死后葬七里塘。原配崔氏生女二人;继配王氏;侧室姜氏生子一人,女三人。

阮应韶

阮应韶(公元1676年---1723年)监生,赠儒林郎,翰林院检讨,进赠中宪大夫,例赠光禄大夫。乃阮学浩、阮学兄弟生父。当时在“公呈”上署名的有淮安府山阳县绅士翰林院检讨周龙官、吴泰、延平府知府任崇延、东平州之州毛韶芳以及举人六人。贡生、秀才二十二名。其中知名的有周振采、邱谨、王家、边寿民等。“公呈”上概括了“阮应韶品行端芳,阖邑所重,处宗族乡党,虽卑幼后进,必推诚相与,交接以礼,每以孝悌忠信,因事劝导,后二十余年。迄今人人追思之勿忘。”时江苏巡抚陈大受接到呈文后上书朝廷。朝廷礼部下文:“淮安府山阳县已故监生阮应韶,据该抚查核明确,开具事实清册,就准其入乡贤祠矣。”命下之日,臣遵部行文,该抚照例遵行。死后葬七里塘,原配刘氏被皇帝封为“刘恭人”生于康熙己卯年(公元1675年)十月二十二日,卒于乾隆庚午年(公元1760年)十一月十八日,进赠“一品诰命夫人。”

阮学渭

阮学渭(公元1705年---公元1779年)清代名医,性颖悟,精医律,无不娴,独不善仕途举子业。

阮学睿

阮学睿,雍正壬子(即公元1732年)举人,次年殿试二甲,赐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编修《世宗宪皇帝实录》及《大清会典》、《皇清文颖》、《三朝国史》、授命稽查皇室宗学。

阮学浩

阮学浩(公元1702年---1764年)字裴园,号堂,生于康熙41年卒于乾隆29年,也就是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最后的“盛世时期”。

《授儒林郎翰林院检讨加二级前提督湖南学政阮公墓志铭》称其“天资完粹,勤于进德修业,行矩言规。自幼无他嗜,嗜读书,曰有程限。九岁能诵五经、左、史、从伯阮应商学,初执笔为文,即语惊座人。”入泮后,则更历练立志发奋,博群籍,因其作诗、古文“名遂大起”。

雍正已酉(即公元1729年)举于乡,次年连捷成进士。“时馆选皆由保举,公未与荐”,雍正帝在翻阅朝考试卷时,发现了阮学浩确有奇才,“亲拔入翰林散馆,授检讨”编修《四朝实录》。其母六十寿辰,雍正帝特赏假三月回乡省亲,以示皇恩浩荡,阮学浩与雍正朝的状元于振关系特别好,阮学浩之母阮太夫人过六十大寿,状元于振特为阮太夫人写了一篇寿幛,以此庆贺。

乾隆元年,阮学浩典试于陕西,回京后给年轻的乾隆皇帝讲授经史,龙颜大悦召见于养心殿东暖阁。入值翰林院参与编篆《世宗朱批谕旨》,同修《世宗实录》、校队《四朝实录》,还任《大清会典》修篆官总裁,工作于勤,“后进视为模规”。由于文思敏捷,皇家遇典献赋,总要点名阮学浩出席“恭和御诗”。主持陕西、山西乡试,又提督湖南学政。

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阮学浩辞官回乡乞养。老母年逾八旬,犹亲缝纫,学浩如以前一样手持一卷,侍母之侧,融融蔼蔼,十余年足不出门。

时任江苏巡抚庄有贡请其主讲淮阴书院,阮学浩不但不取报酬,而且拿出自家银两以资助诸生生活上的开销。。地方官吏诚请其主持修葺淮安府学、山阳县学两学宫。公鸠工庀材,集资维修。总漕杨锡绂(从一品文官)、江苏巡抚陈宏谋为之“制碑纪事”,淮人群颂之。在淮安郡城建勺湖草堂,读书教学、教育弟子成材者几百余人,地方恭请主修《乾隆淮安府志》,他还将自己毕生所藏的百余种书籍赠送丽正书院,以教育后来者。

阮学浩一生著述颇丰,主要著有《娱萱亭稿》、《职思堂馆阁诗文全集》、《瑗堂别集》、等共数十卷行世。与其文友唱和诗篇,如《落叶》、《雁字》、《方镜》、《移居》、《汉魏六朝唐宋文诗》、《金石义例》、等数百册。

乾隆皇帝二次南巡途径淮安府界,阮学浩、阮学睿兄弟俩奉旨在淮安红花埠迎銮,进献诗册,得到乾隆皇帝的赞赏,获赏宫缎一匹。公元1752年乾隆第三次南巡途径淮安府界,邀见阮学浩,亲切询问许多事情,又赏赐宫缎一匹,封其夫人陈氏为“陈恭人”为一品诰命夫人。每年由国家户部拨给其汤沭银,以资助其颐养天年。

阮学浚

阮学浚(公元1705年—1779年),为阮学浩之胞弟,字澄园,晚号姜村;与兄同读书家塾,年十八补诸生,交与雀起。

雍正壬子年(即公元1732年)中举人,次年会试中殿试二甲进士,入值翰林院,初授庶吉士。乾隆元年授编修,兄弟二人前后中进士,同入词馆,同修皇家典籍,有“淮南二阮”之美誉。

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充贵州乡试正考官,后充日讲皇帝的起居注官,庶常馆教习。多次奉诏入宫和诗,受到乾隆皇帝的嘉奖。

乾隆戊辰(即公元1748年)乞假归里。第二年,因一桩诉讼案受到牵连“被议羁滞吴门”,事情平息后“乐其风土,遂买宅以居,居吴几十载”见嘉定王鸿盛《诰赠奉政大夫姜村阮公墓志铭》。因漆下无子,以兄之次子芝生承嗣。

阮葵生

阮葵生(公元1727年—1789年)字宝诚,又字萍庐,号吾山,晚号安甫,清代江苏山阳县人。乾隆壬申举人,辛巳会试正榜第一,历任内阁中书、刑部侍郎等职,是清代有成就的诗人、散文家、法学家。他方才卓越,为文下笔立就,交友极广和当时的权臣纪昀(即纪晓岚)、吴省兰【吴省兰是清代名臣和珅的老师。吴省兰,字泉之,吴省钦之弟,娄县人,住钱泾桥北。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以举人身份考取咸安宫宫学教习,后又考取国子监学正,升国子监助教。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参加会试,榜上无名。皇帝得知后下旨道:“国子监助教吴省兰学问尚优,且在四库馆校勘群书颇为出力,现特别恩准他与本科中式的举人一起参加殿试。”殿试的结果吴省兰列第二甲第3名,这才得进士的身份。

吴省兰在乾、嘉年间,先后任四库全书馆分校官、文渊阁校理、南书房行走、内阁学士,礼部、工部侍郎,浙江顺天学政、顺天乡试同考官、浙江乡试正考官、殿试读卷官、会试副考官等。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十月,吴省兰奉旨升任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嘉庆四年(1799年),和珅以罪伏诛,吴省兰系和珅引用的人,免不了受到牵累,降为编修,撤去学政、南书房行走等职。风波平息之后,嘉庆帝对他仍很器重,数月之后便任命他为日讲起居注官,提督湖南学政。吴省兰为报皇恩,在公务上兢兢业业。他曾上奏言道:“皇帝特别恩准黎民百姓直接到朝门外上书言事,希望能直接体察民情。但现在到朝门外上书的百姓中,很多人是怀着希望看到皇恩与荣耀的念头而来的,并不是怀着忠君爱国的心情而来的。他们得到圣上的批复之后,便耀武扬威地回归乡里,随后便恃宠而骄,把持乡间公务。更有甚者出钱请人代写奏本。皇帝这样做是出于对百姓的诚心,这些小人却以诡诈的心来报答皇帝。臣担心这些人日后会使得地方上的事务无法公正的顺利地处理。请皇帝防微杜渐。”嘉庆接到吴省兰的奏章后,觉得他说得很有道理。嘉庆九年(1804年),皇帝驾临翰林院时还与吴省兰分韵赋诗,就在这一年,吴省兰因年老体衰荣归故里。】、翁方纲、姚鼎、程晋芳(世代经营盐业。家住淮安淮城更楼西街一号)等文坛名流关系密切。他是乾隆皇帝的诗友,乾隆称赞他“近日九卿中所少见”。他一生勤于著述,朝廷每有庆典则贡辞献赋,诗文创作从不间断,留下了大量的文稿提供给后人去学习探讨。

阮葵生八岁入私塾,从舅父陈曾余读书,与淮城周白民等人学习,前后凡四年,十一岁随父进京,在家塾中读书。乾隆七年(即公元1742年)随父阮学浩提督湖南学政,遍游湖湘大地,凡三年。

乾隆十年,随父归乡,应童子试。二十岁中秀才,二十七岁时其母陈安人病逝。乾隆十七年三月,阮葵生乡试中举,为大吏裘曰修公所知,随计入都主其第,令其孙元爱受其业焉。引自常循《安甫司寇六十寿序》。

阮葵生三十一岁时至沛县设馆授徒。次年至浙东天台,就学于名儒齐召南。(齐召南,公元1703年—1768年,雍正11年以博学鸿词著,曾任内阁学士、礼部侍郎与阮学浩、阮学睿兄弟俩在翰林院共事多年,乾隆14年因坠马受伤归乡)。

乾隆二十六年(即公元1761年)阮葵生参加会试正榜第一,授内阁中书、兼三馆篆修,军机处行走。皇太后七十“万寿”,阮葵生献《皇太后七旬万寿颂》,乾隆皇帝大加赞赏。此年妻子邱氏因患痢疾病故,诰赠一品诰命夫人。

乾隆二十九年九月六日阮葵生的父亲阮学浩病逝,阮葵生丁忧返乡。居乡期间,续辑先父文集,建宗祠、修族谱、刊家训,协助漕抚杨锡绂公改革丽正书院,并捐献家中所藏数百种图书。

乾隆三十二年(即公元1767年)阮葵生服闕入都,弟弟阮芝生任浙江德清县令,时浙江天台齐周华因为著《祭台留良》一文被告发,经乾隆帝钦准,依大清律法凌迟处死,子孙四人从宽斩监侯,秋后处决。齐周华堂兄即阮葵生的老师齐召南,也因曾为其文作序被捕,家产充公,后被宽免放归,不久便病死。

乾隆三十四年,阮葵生迁起居注官,后升任刑部主事、笔记《茶余客话》三十卷编篆完成。其逝后五年,由子阮钟琦与监察御史乌程(乌程,今浙江吴县人)戴璐选取十二卷刊刻印行。光绪丁亥淮安出版家王锡祺从阮葵生的孙子阮家泗先生处的原卷二十二本,于次年刻入《小芳壶斋丛书》,使今天爱好文史的读者得见《茶余客话》之全貌。

卷一:主要写满族的发祥兴起,入关前后建置、典章制度、治国方略,包括“八旗”的由来,驻京位置,宗室世爵,设立三院,诰敕赏封。

卷二:国家机构、翰林故事、科举逸闻。

卷三:户籍人口、漕运税收。

卷四:皇家祭祀礼仪。

卷五:礼制、婚礼、诰敕制度的由来演变。

卷六:兵部行令赏罚、刑部法律案件审理。

卷七:监察御史、巡按、太常寺、光禄寺的设置,品级、大清仪仗以及县级学官人选的重要和责任。

卷八:记载清初清军入侵中原,平定江南、安定海疆、征服“三藩”,收复台湾,开科举士,诏举博学等轶事。

卷九:国史馆修《明史》、文臣的遗文轶事。

卷十:作者的学术观点,对清初学术界的看法。

卷十一:诗歌创作的主张,对历代及清代前期诗家的评定。

卷十二:文人写书体例,官员休息制度,考证楹联的形成发展、记录诸多楹联故事。

卷十三:天文地理、节气、西域、山脉、河流。

卷十四:佛学禅缘、佛经的翻译,佛教的传入和发展。

卷十五:道教的由来、发展、“佛、道、儒”三教合一,以及养生之道。

卷十六:科举文风、“概古学之废、论举业之弊”。

卷十七:书画的学习、鉴赏、把玩、收藏。

卷十八:支阴阳、站卜风水,吉凶祸福,五行八字,考证《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金瓶梅》故事由来及版本。【他是考证《西游记》作者是吴承恩的第一人】。

卷十九:文房四宝、篆刻印章、古玩器皿。

卷二十:酒茶、饮食文化。

卷二十一:淮安地方掌故。

卷二十二:以上各卷内容的列举与概括,绝非是其全部内容,题材大到帝王封典,国家机构,小到平民百姓的柴米油盐,生活琐碎。包括政治、经史、军事战役,经济赋税,河工水利、文学艺术、名物特产、民风习俗均有涉猎。没则长者一两千字,短者数十字甚至十数字。

《茶余客话》的最后两卷中辑录了大量的与作者家乡淮安相关的人物、古迹,神话传说,方言、风俗等等,是地方文献资料的汇编,为地方史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文献资料。

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阮葵生兼理刑部云南司总办秋审,诗歌结集为《瓶花书屋集》,开设《四库全书》馆,以郡王永瑢、大学士刘统勋、于敏中等人为总裁官。兵部侍郎纪昀、大理寺卿陆锡熊为总篆官主持编务。一时著名学者陆费墀、戴震、邵晋涵、王念孙、姚鼎、翁方纲、周永年、朱筠、任大椿、金简、程晋芳等都曾入馆,分任编务。至乾隆五十二年完成,分装三万六千三百零四册,先后抄写了七部,分藏于北京、沈阳、承德、镇江、扬州、杭州等地,其中南方二部可供人士阅读。

阮葵生参编《西域国志》、《同文志》二书,对新疆地理人文环境汇编。

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时年五十岁,阮葵生升任刑部郎中,借贷五百金将荒废的北京松筠庵修建为淮安会馆,以方便同乡人来人往住宿谒选。见道光间邑人丁晏《京都新建淮安会馆记》。

乾隆四十五年(公元1780年),时年五十四岁,其子阮钟景乡试中举,候补内阁中书,未履任便病逝。八月八日阮葵生奉命监临顺天乡试。当年八月十三日,乾隆帝在热河避暑山庄过七十“万寿”,阮葵生献上《皇上七旬万颂》皇帝大悦,该任其为山西监察御史。

乾隆五十年(公元1785年)二月,乾隆帝两次在西苑召见阮葵生,如同家人一样叙家常。乾隆对他说:“汝父儒臣能文章,汝复长于政事,当益勉之!”四月擢升刑部右侍郎。五月扈从栾河,蒙赐事物及珍器嘉果,并与乾隆和诗遂宁市余首,乾隆称赞他“近日九卿中所少见”。

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时年六十三岁,因突发中风病是于北京。一生著述颇丰,主要著有《秋献志略》、《七录斋诗文稿》、《经史动静字音》、《七录斋诗文钞》、《七录斋诗选》、《春旬集》、《风雅蒙求》、《茶余客话、》;作诗《忆淮安勺湖草堂歌》、《读邑志.张孝忠传》、《岁朝怀人诗》等。

阮芝生

阮芝生(公元1734—1782年)阮学浩次子,雍正演生于京师。乾隆二十二年进士,幼承担家训。

据阮葵生第十八代直系后裔阮宝珍女士(现年75岁,淮安市楚州区轻工业公司退休职工。)口述:“一日,家塾先生外出,葵生、芝生竟忘了课业。孩提时,兄弟俩乳名唤做大宝、二宝。家塾先生回来,不见兄弟俩,到处寻找,发现二人在后院树上玩耍,即很气愤,又怕吓着他俩,从树上摔下。为了制止今后,就故意出联令对,如能对上,即可免去一顿戒尺的责打。上联曰:葵生芝生,一对畜生。葵生芝生却不慌不忙,略家思索脱口而出:大宝二宝,两个活宝。”此联工整严谨,深得家塾先生赞许,人皆以“神童”呼之。

阮芝生,后来承继阮学浚为嗣,从学于浙江天台明儒齐召南,乾隆丁丑进士,丁亥出任浙江德清县县令,在任上体察民情,革除漕粮附加税,为民称颂。后改乌程知县,是时灾民遍野,他请准于开通州仓,予以赈济,但严冬河冻,难以运输,乃捐资挽车陆运十余万石,饥民赖以活命。次年沿海蝗虫大起,他捐俸悬赏灭蝗虫,使灾年丰收。朝廷认为有功,调任其为顺天府武清县知县。

乾隆四十五年和四十九年皇帝两次巡幸江南,武清县建行宫一座,水营两个,尖营两个,闾里不扰,而事皆治办。随擢升三角淀通判,再晋升为永定河同知,晚年辞官归里。著有《咏素斋文集》、《听湖集》、《从长春秋三传》、《退湖堂笔记》、《淮安阮家池考》等行世。

阮光斗

阮光斗(公元1720—1777年)郡痒生,清代名医,幼聪慧、精隶,偶习医有名于一时。

阮钟琦

阮钟琦,乾隆、嘉庆间生,能诗,著有《茧窗雪丛钞》,参与修订《山阳阮氏家谱》。

阮钟景

阮钟景,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7年)诸生,官至内阁中书。

阮钟瑗

阮钟瑗(公元1762年—1831年)好定甫,二十一岁考中秀才,在家乡开馆授徒。嘉庆中,淮安水灾闹饥荒。朝廷遣派山东即墨人李毓昌来淮安府查赈灾款的发放。因揭露淮安知府王毂及山阳知县王伸汉贪占赈灾款,而被毒死于淮安青龙桥逸善缘庵里,此案几经周折,得以昭雪。淮安知府王毂立绞,山阳知县王伸汉被五马分尸。

阮钟瑗是最早把案情经过记录在其著作中的人,并作《淮安太守行》以此揭露谴责鱼肉百姓的贪官,提议在淮安青龙桥逸善缘庵建李公祠,表彰李毓昌。

道光四年(公元1823年)淮安洪泽湖决堤,淮安河西一片汪洋,百姓溺死无数,朝廷礼部尚书汪廷珍(淮安河下倪家巷人)受命回淮安视察。阮钟瑗两次上书汪廷珍大人,请求拿办贪赃枉法的江南河道总督及地方官吏,对汪廷珍惩治贪官污吏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阮钟瑗还热心修葺淮安郡城中的徐节孝祠堂、巽关三台阁(此阁楼专门收藏明清淮安府衙的绝密档案,时有专人看守保卫。)、疏浚文渠、城外东南宝带河。著有《修凝斋集》;其中不少诗文被收入淮安人丁晏主编的《山阳艺文志》中。作诗《淮安萧湖曲江楼感旧》、《修志议、》、《与两学辞焉举修志书》、《与汪阁学书》、《与宫保尚书公书》、《观张力臣栈行图记》行世。

阮颐隆

阮颐隆,1879年举人,官至内阁中书。

阮家泗

阮家泗,清咸丰间人,1857年诸生。善卜、能诗;字铁崖,是阮葵生的重孙。作诗《题朱雨香诗后》行世。

阮式

阮式(公元1889年—1911年)字毓麟、号梦桃;辛亥革命烈士。幼从父教,读西洋先进书刊,乃投入淮安江北高等小学堂,因其作文抵触朝政被校方勒令退学。1906年进南京宁属晒饭学堂,后为反对粗暴教育管理方法愤然离校。后相继任安徽宣城县高等小学教员。兼上海、香港《克复学报》等报刊特约通讯员。。

是时,加入同盟会,并协助同乡周实创办淮南社。

一九一一年四月,广州黄花岗七十二烈士遇难,疾心痛首。同年十月十日武昌起义报捷,欢欣鼓舞。接着同乡周实策划淮安府城光复大业,担任学生队队长,后任巡逻部副部长。同年十一月六日,在淮安光复大会上(地点:设在淮安总督漕运部院大门前)谴责淮安府山阳县令姚荣泽和豪绅的反动行为。

十一月十七日中午,继周实殉难之后,被淮安府山阳县令姚荣泽诱骗至淮安府学宫毓秀坊(毓秀坊,位于淮安系马桩巷巷南首。明代建造,今青石柱础仍存地下。)前,据说是一个淮安南门外叫朱二的屠夫加以割肠破肚加以杀害。时龄二十二岁。死后民国开国大总统孙中山、陈其美亲临淮安月湖开元寺祭祀并亲赠挽联。孙中山挽联曰“喋血于孔庙中,吾道将衰,周公不禁,阴灵绕淮安城上,穷途痛苦,阮籍奚归。”其诗文由柳亚子等南社社友编辑在《阮烈士遗集》中,并在淮安城西开元寺内建周、阮二烈祠,以示纪念。

阮鸿赛

阮鸿赛,在维也纳联合国工作,现在已离休。后人居住在美国。

阮绅

阮绅,一九五五年在在上海复旦大学毕业,后攻读医药、俄语学位。在南京化工大学任教授,现离休。现在寓居南京丁家桥。

明清时期直至现今,淮安阮氏世家经过三四百年的文化积淀,出现了如阮嘉林、阮学浩、阮学浚、阮葵生、阮芝生、阮应商、阮应韶、阮式、阮鸿赛、阮绅等为代表文学世家、书香世家。当然还有很多资料尚待挖掘整理,很多探讨值得研究,使淮安的历史文化研究者们任重道远。

参考书目文献:《中国名人大辞典》、《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系列丛书》、《正德淮安府志》、《万历淮安府志》、《天启淮安府志》、《江苏文史资料第四十三辑》、《乾隆淮安府志》、《乾隆山阳县志》、乾隆47年勺湖草堂藏版重修的《山阳阮氏家谱》、《同治重修山阳县志》、《民国续篆山阳县志》、1990年台湾出版的《淮安采风录》。

 


分享按钮>>湖北通山阮氏字辈
>>浙江上虞道墟阮氏渊源